一、设计要点
1. 温度与速冻工艺
温度要求
速冻阶段:核心温度需在 30分钟内降至-18℃以下,库温通常设定为 -35℃~-40℃。
储存阶段:长期储存温度 -22℃~-25℃(金枪鱼等深海鱼需更低至-60℃)。
速冻方式
隧道式速冻:适用于大批量连续作业,风速≥3m/s,确保均匀冻结。
平板速冻机:适合单体包装海鲜(如虾仁、鱼块),接触式导热效率更高。
螺旋速冻:节省空间,适合中小型加工厂。
2. 制冷系统选型
压缩机:选用低温螺杆压缩机(如比泽尔、汉钟)或复叠式制冷系统(-40℃以下)。
蒸发器:不锈钢翅片式蒸发器,配大功率防结霜风机(化霜周期≤6小时)。
冷媒:R404A或R507环保冷媒(禁氨,避免泄漏污染)。
3. 库体与保温
保温材料:
库板采用 150~200mm厚聚氨酯(PUR)保温层,密度≥40kg/m³,导热系数≤0.022W/(m·K)。
地面保温层需额外加厚至250mm,防止冷桥。
密封性:库门配备双道密封条(硅胶材质),气密性达到 ≤1.5ACH@50Pa(每小时换气次数)。
4. 湿度与空气循环
湿度控制:速冻阶段相对湿度≥95%,避免海鲜表面脱水;储存阶段降至85%~90%。
风速设计:速冻区风速 3~5m/s,确保快速带走热量;储存区风速≤0.5m/s,减少干耗。
5. 卫生与安全设计
材料选择:内墙采用304不锈钢或食品级PE涂层,地面做 3%坡度排水+环氧树脂自流平。
防虫防鼠:库门加装风幕机,排水口设防鼠网。
清洁系统:配备CIP(原位清洗)接口,墙面转角做圆弧处理,避免积污。
二、施工规范
1. 施工流程
场地勘察 → 基础施工(防水、保温层) → 钢结构/库板安装 → 制冷系统安装 → 电气与控制系统 → 卫生处理 → 调试验收
2. 关键施工标准
地面施工
基础层:混凝土标号≥C25,防潮层铺设SBS防水卷材。
保温层:XPS挤塑板(厚度≥200mm)+钢筋混凝土层(配防冻钢筋)。
库体安装
库板接缝处填充聚氨酯发泡胶,内外侧用金属压条密封。
库门安装后需测试气密性(压差法检测漏气率)。
制冷管道
铜管焊接采用氮气保护焊,坡度≥0.5%,避免积液。
管道保温用PIR套管,厚度≥30mm,外覆铝箔防潮。
3. 电气与自动化
控制系统:PLC+触摸屏,实时监控温度、湿度、设备状态,超限报警并自动调整。
传感器布置:每50㎡设3个温度探头(库角、中心、门口),湿度传感器靠近蒸发器。
安全防护:
紧急停机按钮(库内外双控)。
漏电保护+过载保护(IP65防护等级)。
三、合规与认证
国家标准
《冷库设计规范》(GB 50072-2021)
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低温仓储管理规范》(GB 31605-2020)
行业认证
HACCP(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)认证:重点关注速冻时间、温度曲线记录。
ISO 22000(食品安全管理体系):原料入库至出库全流程追溯。
四、成本参考
项目 规格(50㎡速冻库) 费用范围(万元)
土建与保温 200mm库板+地面保温 15~25
制冷系统 复叠式机组(-40℃) 30~50
自动化控制 PLC+温湿度监控系统 5~10
卫生处理 不锈钢内墙+CIP系统 8~15
总造价 60~100
五、运维建议
速冻效率优化
海鲜预处理:清洗后沥干水分,单层摆放,厚度≤5cm。
定期除霜:蒸发器结霜厚度>3mm时启动电热化霜。
能耗管理
夜间低谷电价时段集中速冻。
库门加装软帘,减少开门冷量损失。
卫生管理
每月用食品级消毒剂(如过氧乙酸)彻底清洁。
海鲜入库前预冷至0~4℃,避免库温波动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问题 原因 解决方案
海鲜表面干耗发白 风速过高或湿度不足 降低风速至0.3m/s,加装加湿器
速冻时间过长 蒸发器结霜/制冷剂不足 检查化霜系统,补充冷媒
库内异味 排水不畅导致细菌滋生 清理排水管,库内臭氧杀菌
建议选择有海鲜冷库案例经验的工程公司(如 上海瀚冰制冷),结合具体货品种类(如整鱼、贝类或鱼糜)定制方案,确保设计科学性和成本可控性。